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

敲開幸福的門 / 台北迷你倉的1000個故事


《當幸福來敲門》(The Pursuit of Happyness)是一部膾炙人口的好萊塢電影,劇中主角克里斯以推銷醫療器材為業,他熱愛家庭,但遭逢經濟蕭條,業績慘淡妻子也因此離開到外地討生活。為了生計,克里斯想方設法擠進證券經紀公司當一名不支薪的實習生,但屋漏偏逢連夜雨,他和唯一的兒子被逐出公寓,住進汽車旅館,正當情況逐漸好轉,在銀行的存款又因欠稅被政府全數充公,父子倆只好露宿街頭。

2008年的金融海嘯席捲全球,也淹沒了華爾街,但其中有一檔基金一支獨秀挺了過來,那就是self storage自助型倉庫出租基金。

你可想像2008年金融海嘯來襲時,一堆人收到解聘通知時的慘狀,沒了收入,付不出房貸,被趕出門。東西要找地方放,於是self storage自助型倉庫出租生意大好。之後失業者就如《當幸福來敲門》劇中主角克里斯一樣先搬進廉價旅館,若經濟還是沒辦法改善,只好露宿街頭,放在自助型倉庫裡的東西也不想取回了,於是業主依照合約進行拍賣,又賺取一筆「業外收入」,這也是那年基金大賣的原因。



故事拉回到2008年的台北,當時任職CBRE(世邦魏理仕集團,“財富”500強和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公司,總部設在洛杉磯,是世界上最大的商業房地產服務公司)台北業務主管的盧韋仲因表現欠佳,收到了公司寄來的粉紅信(pink slip警告信),沒多久就被裁員了。

盧韋仲拿了一大筆的遣散費,心裡頭卻對未來毫無頭緒,只好每天呼朋引伴,花天酒地,很快地花光了遣散費。

為了扛家計,他決定創業,表面上他與朋友吃吃喝喝,看來是無所是事,其實也是把自己的人脈「清算」一次。


圖右: 台北迷你倉董事總經理盧韋仲
圖左: 台北迷你倉承租戶湯姆

因為長期在外商不動產公司上班,盧韋仲很會寫投資計畫書,因此很快地洋洋灑灑就寫了一份漂亮的營運計劃書。天生樂觀的他毫不猶豫地就找上任職美林證券(Merrill Lynch是世界最大的證券零售商和投資銀行之一,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。)的朋友談創投合作。

沒想到朋友只是笑笑地婉拒:「你什麼都沒有,憑什麼要我們拿出一億來?」盧韋仲還不服氣地辯解:「我兩年回本給你看!」

原來按照盧韋仲當時的計畫,集資一億元,目標找尋350~500坪的空間,根據他所做的調查,第一年出租率可達50%即可損益兩平,兩年就可回本。

做為資深的不動產顧問,對於寫投資計畫自然駕輕就熟。他的調查分為兩階段,第一階段向美國的商市場情報公司買可行性分析,第二階段則親自到香港、新加坡實地考察自用助型倉庫的市場。

儘管計劃書寫得漂亮,終究抵不過現實,當時台灣連一家相關業者都沒有,投資人無從評估起。

盧韋仲並不灰心,他找了另一個做鐵櫃的朋友,自己掏腰包,朋友出鐵櫃,在台北市西寧北路開了全台灣第一家自助用型倉庫,取名為「台北迷你倉」。
2009年十月「台北迷你倉」落成,沒有錢宣傳的盧韋仲只能在591租屋網刊登免費廣告,因為迷你倉的概念太過新穎,一時之間要按照制式廣告格式刊登也有點困難,盧韋仲只好這樣下標題寫:「雅房出租,但不能住人,只能放東西。」,說明「創新」遇到現實也只能急轉彎。

其實迷你倉在台灣是有市場的,因為在「台北迷你倉」之前就有屋主出租雅房、地下室讓房客放東西,一個月租金還在每月3000~5000元之間。迷你倉一推出打出低租金、第一個月免費的策略,雖然吸引了28組客人登門來看,卻連一筆生意也沒辦法成交。

這種坐吃山空,「錢途」渺茫的日子雖然難捱,但節慶還是要過的,2009103日是中秋節,盧韋仲在傍晚將父母親送回家中的途上,接到了客人的電話,跟他約晚上七點要承租看迷你倉。盧韋仲將雙親送回後,馬上飛奔至迷你倉,但因迷你倉剛落成,門禁卡又是採用當時最新的悠遊卡感應式,盧韋仲因為程式還未設定好,又因假日臨時約不到卡片公司的人,折騰了一番,最後找來保全公司幫忙開門。只是七點一到,客人卻沒出現,但盧韋仲還是耐下心來等著,直到當晚九點客人才姍姍來遲,付了兩個月的訂金,免費試用一個月,迷你倉的第一筆生意金額只有2080元,與過去動輒數十億、百億的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來說當然是不為足道,但對甫創業的盧韋仲來說卻是一個里程碑,也驗證了迷你倉在台灣是有市場的。

創業路上不斷被澆冷水,風波不斷,即使開始有生意上門了,但命運還是沒讓盧韋仲好過。

經營三個月後,迷你倉出租率竟節節升高,這讓經營鐵櫃生意的股東心生拆夥念頭,股東成了自己的競爭對手,這戲碼在古今中外雖然不斷上演,但一旦碰上了,還是很難熬的。

盧韋仲沒有向命運低頭,又再把自己的人脈掃過一遍,最後找上在2005年認識的客戶「海霸王」莊董事長。莊董原本就很欣賞盧韋仲寫的投資分析報告能力,看了迷你倉三個月的損益報表後,就把「海霸王」的閒置資產名單給他看,要他挑一個地點來開分點,正式入主台北迷你倉,成為迷你倉有限公司的大股東。

以人脈換來了金脈,終於讓盧韋仲能稍喘一口氣,接著以過去做不動產的經驗,挑上了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上的普騰大樓做為第二個分店的地點,只是其他業者看到盧韋仲的快速成長,也紛紛投入迷你倉的事業,三年來,從一家也沒有,直到現在市場上已有七家業者,其中還包括盧韋仲的前股東。這雖然證明盧韋仲的眼光沒有錯,但做為市場的開拓者,嘗到的艱辛自然比別人多,更何況其他業者本身就是財團,條件都比他好很多。

「市場開發出來了,但競爭者也進來了」,世界上沒有永遠的「藍海市場」,盧韋仲只能不斷挑戰自己,做不成唯一品牌,還是要期許自己成為業界的第一品牌。因此他堅持做好「教育訓練」與行銷,除了品牌視覺系統(BIS)、空間裝潢,他更重視人文素養,將員工也當成行銷的一部分,穿著迷你倉的制服,對客人做最好的服務。

將近1000個出租倉位,盧韋仲卻能對每一個承租者瞭如指掌,1000個倉位就有1000個故事,有人放貼身衣物、用品、重型機車、機械設備、收藏品等等,最有創意的莫過於把倉位當成「工作室」來用了。一張電腦桌、一把椅子,幾個置物櫃,月租3000多等於以租一個停車位的費用來租辦公空間,與美國的車庫創業有異曲同工之妙,由此可以看出台灣創業家的艱辛,與打不敗的創業精神!

「這些承租人的背後都有一段故事,我每天都在幫忙promote我的客人,因為他們真的很辛苦,希望有一天能找到願意出版迷你倉1000個客戶的故事的出版社,幫助大家圓夢!」盧韋仲熱情地說著。

正當他在分享案例時,就有一個承租戶現身了,從美國北卡回台的湯姆,卻迷上了韓國的知名團體「少女時代」,收集了各式各樣的周邊商品,為了怕家人罵,偷偷在迷你倉租了倉位,正巧就被逮著,接受我們的採訪。湯姆迷上了打魔獸,變成了宅男,最後靠著買賣「少女時代」周邊商品賺取花用,雖然所得不多,但能從事自己有興趣的工作,湯姆也很開心。

除了出書,盧韋仲還有一個願望,就是將台北迷你倉的故事拍成微電影,天生愛行銷的他,自己學會做圖、剪接。但拍微電影畢竟有難度,他希望透過校園徵選活動,提供獎品一圓自己的夢,同時也給學生一個難得的經歷,將年輕人的創意揮灑出來。

雖然台北迷你倉開始獲利,出租率也高達九成,但是身為股東的盧韋仲卻還未達領薪標準,幸好銀行還願意借款給他,在未達標準之前,繼續做個不支薪的董事總經理。還好員工們也能體諒中年創業的盧韋仲,個個練就多職能的本事,一起朝目標前進。

遭遇了這麼多的挫折,不禁讓人好奇到底是甚麼支持著盧韋仲一路走過來。盧韋仲愣了一下,天生樂觀的他似乎不認為這有甚麼好問的,反而視挫折為理所當然。他思考了一下說:「我的角色有很多,我既是人子、人夫、人父,也是老闆,我知道我不能垮下去,最重要的我有願景。」

他腦中未來的藍圖就是迷你倉的趨勢看好。盧韋仲分析說美國知名的自用助型倉庫業者- Public Storage即將在西班牙大舉擴點,而背後的操盤者正是美林、高曼摩根史坦利、UBS等金融公司(相關新聞請參考http://finance.comcast.net/stocks/news_body.html?ID_NOTATION=86195&ID_NEWS=234869713 )。因為西班牙的經濟衰退,失業率居高不下、繳不起房貸的人也越來越多,因此需要迷你倉來放置物品。而時間一久,就算客戶繳不出租金,不取回的物品也可以就會被拍賣,讓業者多了業外收入。

在美國甚至有專門的節目Storage Wars在介紹自用助型倉庫。
(http://www.aetv.com/storage-wars/video/?mkwid=sGM9ETk2X_pcrid_6549505635_pkw_storage%20war%20tv%20show_pmt_b#21320502)

在前景看好之下,盧韋仲開始規劃未來,他身為台灣第一家迷你倉業者,目前也是大陸某建設集團的顧問,洽談技術轉移,在大陸開疆闢地。他也期許未來有更多的不動產仲介投資人加入,一起共創事業。

在前景看好之下,盧韋仲開始規劃未來,他身為台灣第一家迷你倉業者,目前也是大陸某建設集團的顧問,洽談技術轉移,在大陸開疆闢地。他也期許未來有更多的不動產仲介加入,一起共創事業。

未來的挑戰只會更艱苦,但就像《當幸福來敲門》(The Pursuit of Happyness)劇中主角克里斯所持的信念:只要他能修好手上的醫療器材,只要他能比別人多爭取一份業績,只要他能從20名實習生中脫穎而出,他堅信就能帶給兒子更好的明天,追求滿臉笑容的幸福。
只是當幸福不來敲門的時候,你更要想盡辦法去敲開幸福的門,這就是台北迷你倉創辦人盧韋仲的故事。

最後吐司博士又幫創業家們A到好康了,台北迷你倉董事總經理盧韋仲將在近期內免費授課,談如何做創業前規劃與撰寫營運計畫書,請大家注意近期消息喔!

撰稿人:創業領袖聯誼會 召集人 郭潣沄 2012.6.13

2 則留言:

  1. 可惜跟隨工廠租金不斷上升, 迷你倉越來越難做. 好似Yes-Storage 個種用中央儲存反而更受歡迎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台灣的迷你倉行業發展得很快噢。我們香港的要學習學習!!

    回覆刪除